人民网评:“空气最差榜”能否逼出治理动力
2014-11-01 01:38:09 来源: 浏览:1498 打印
    

   日前,备受瞩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公布,出台了10个方面的强力举措。在环境信息公开上,也有新突破。按照行动计划,国家今后将每月公布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和最好的10个城市的名单,各省(区、市)也要公布区域内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在当地主要媒体及时发布空气质量监测信息等。 

   俗话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每月公布城市“空气最差榜”,媒体高度关注,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无疑会对上榜城市形成巨大压力,这正如环保部一位副司长所说,之所以要进行空气质量排名,目的是为了监督地方政府,“老排在最后一个,那市长你自己看着办。”

   跌入了“空气最差榜”,舆论批评之下,城市形象受损,发展软环境不利,当地老百姓也是一片怨言,这一切都会形成不小的压力,市长不可能无动于衷,更难以置身事外。比如,今年以来河北省不少城市的市长就深切感受到了这种“最差榜”压力。然而,排行榜的作用毕竟也是有限的,公布得再频繁,关注得再热烈,总归是一种软约束,难以打到痛处、触及灵魂。更何况,从以往案例看,时间一长,公众关注度减弱,一些地方就会患上麻木症,硬着头皮扛过去,对“最差榜”的容忍度会越来越高,而治理大气污染的力度则会越来越小。 

   这就是说,让市长“看着办”,光凭空气质量排名还不够,关键在于,这种排名结果,要与其位子、帽子挂起钩来,上了空气最佳榜,有相应的激励办法,让“清新市长”在选拔任用上能够获得加分;长期陷在空气最差榜里出不来,则要有相应的问责处理。激浊扬清,奖惩分明,只有政绩考核、组织人事等方面加强制度配套,树立正确导向,才能打造转变方式、追求绿色发展的指挥棒,让各级官员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真正把大气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来看,以考核问责机制倒逼治理动力的硬招可圈可点。比如,首次规定将重点区域的细颗粒物指标、非重点地区的可吸入颗粒物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构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又比如,首次明确组织部门直接参与环保考核,如果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中污染天气,或者干预、伪造监测数据,或者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监察机关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这些都意味着,环境空气质量不再是说说就能过去的问题,它正与官员政绩考核紧密关联起来,越来越成为硬任务、高压线,这将激发出越来越多的治理动力。 

   大气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只有发动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才能打赢这场漫长而艰苦的呼吸保卫战。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因而,除了让政府这个火车头发挥驱动牵引作用,还要激发市场、企业、公众等方面的动力,进而形成强大合力,共呼吸,共奋斗,一起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而努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