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迎机遇期 将拥有约20万亿元潜力
2014-11-01 05:18:41 来源: 浏览:1892 打印
    

 

2013年我国人均GDP相当于美国40年前的水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相当于美国70年前的水平。第三产业拥有20万亿元左右的潜力,即使在第二产业增长减速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能够保持近中期经济持续增长,且经济总量有望超过美国,而要长期保持世界最大经济体地位,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成为世界新的创新中心。

 

当前中美经济总量的差距 主要是第三产业的差距

 

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未来经济增长靠什么产业、靠哪些省区市、靠什么技术、靠什么政策、未来竞争对手是谁,中国重点产业科技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研究课题组对我国60个行业(一产4个,二产包括41个工业行业和建筑业共42个,三产14个)、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31个省区市,以及美国等6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经济发展潜力进行系统研究,其中有关第三产业的主要结论是:

 

第一,当前中美经济总量的差距主要是第三产业的差距。201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是91897.4亿美元,是美国167997亿美元的54.7%。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201.5亿美元,是美国2691亿美元的3.42倍,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0336.7亿美元,是美国34274亿美元的1.18倍,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2359.3亿美元,是美国131033亿美元的32.3%。可见,中美现阶段经济差距主要来自于第三产业。

 

第二,我国人均GDP相当于美国40年前的水平,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相当于美国70年前的水平。2013年我国人均GDP为6920美元,略高于美国1973年(6741美元)的水平,比美国晚了40年;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6.10%,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美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1937—1944年平均值为46.2%,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美国晚了70多年。

 

第三,人均GDP同为7000美元左右时,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美国低14.7个百分点。我国2013年人均GDP与美国1973年都接近7000美元,但美国1973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60.8%,我国2013年为46.1%,比美国低了14.7个百分点。

 

第四,我国人均GDP为美国的14.3%,但第三产业人均主要指标仅为美国的7.4%。2013年我国人均GDP为同年美国48387美元的14.3%,同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例比美国2011年78.6%低了32.5个百分点。课题组对中美两国第三产业2008—2011年4年的平均数比较发现,第三产业的14个行业中,我国有11个行业人均值在美国的7%及以下,其中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为1.91%,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为2.40%,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为2.8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2.95%,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为3.31%,房地产业是4.0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5.8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6.09%,批发和零售业为6.74%,住宿和餐饮业为6.79%,金融业为7.03%;只有3个行业人均值超过了7%,其中水利、环境治理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为13.9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为15.32%,教育为24.3%。

 

研究还发现,美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在60%以上时,仍然保持了40多年的持续增长,大约每年增加0.5个百分点。1970—1990年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了8.9个百分点,1991—2010年增加了7.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期

 

当前,世界经济尚未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兴国家快速发展面临新困难,世界经济正处于“调整期”。我国正在进入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转型期”,排名世界第19位的创新体系(国外机构测算为35位)要支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持快速增长,处于“小马拉大车”的被动状态,经济持续增长压力明显增加,但是,当前第三产业却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第一,我国第三产业拥有20万亿元左右的潜力。课题组运用3种方法对2020年第三产业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第三产业拥有20万亿元左右的潜力,即使在工业增长速度减缓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但能够支撑近中期经济持续增长,且经济总量有望超过美国。

 

一是按照人均GDP相应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测算,2013年我国人均GDP为同期美国人均GDP的14.3%,但我国第三产业的14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的人均值不足美国人均水平的7%。若到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人均值达到美国2013年的10%,第三产业潜力约为21.5万亿元,若达到美国2013年的14.3%,则第三产业拥有34.8万亿元的潜力。

 

二是按2010—2013年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速推算。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22万亿元,按过去5年平均增长率9.46%计算,2020年第三产业潜力达23万亿元。

 

三是从未来7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分析,若第三产业占GDP比例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即从2013年的46.1%增加到2020年的53%,考虑价格因素,第三产业的潜力也在20万亿元左右。

 

第二,健康、信息、房地产、金融、科技服务、养老、体育等将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对第三产业中主要行业潜力预测表明,第三产业中潜力较大的行业主要有:

 

一是健康服务业总体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据国家统计局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2008—2011年4年平均,我国人均健康服务业消费水平仅为美国的1.91%。2011年美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为17.9%,若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由2012年的5.36%达到2020年的10%,也就是说相当于美国1990年、法国和英国2003年的水平,我国健康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另外,如果用近5年健康产业发展的速度推算,健康产业潜力则超过10万亿元。

 

二是信息服务业拥有3万亿元以上的潜力。2013年我国手机用户为12.2亿,网民数量是美国总人口的1.95倍,运用新一代宽带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现代技术,将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业的规模与水平。《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

 

三是科技服务业潜力超过1万亿元。2013年我国全时研发人员360万人,全社会研发投入11906亿元,是美国2012年研发经费4152亿美元的45.51%。2011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增加值6537亿元,为同年美国科技服务业增加值6965.7亿美元的13.9%。如按过去5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年增长17.31%推算,到2020年科技服务增加值将达2.93万亿元;2012年美国研发投入与科技服务业的比例为1∶1.68,我国为1∶0.55,若到2020年我国R&D占GDP达2.5%,全社会R&D达2万亿元,科技服务业与科技投入之比达1∶1,则科技服务业潜力将达2万亿元。保守估算,我国科技服务业潜力将超过1万亿元。

 

四是盘活房地产业资源,房地产服务增加值有望翻一番。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达36平方米,为美国人均64平方米的56.2%,按此推算,我国住房总面积约485亿平方米,是美国房产总面积206亿平方米的2.35倍,但我国房地产服务的增加值2012年为29005.5亿元,仅为美国19172亿美元的23.97%。用2008—2011年4年的平均数计算,美国每平方米房产年服务业增加值为93美元,我国是9.5美元,为美国的10.2%。我国房产服务业人均值为美国的4.09%。考虑到我国农村房产商品化率低等因素,到2020年,我国房地产人均消费若达到美国2011年的10%,房产服务业的增加值将翻一番,达到5.92万亿元。

 

五是金融业潜力尚未完全挖掘出来。2013年12月末,我国M2总量110.65万亿元(17.9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3.82万亿美元,人民币(6.1455, -0.0015, -0.02%)存款余额104.38亿元,而同期美国M2为10.986万亿美元,我国M2是美国的1.64倍。但2012年我国金融业总量仅为4550.1亿美元,为美国金融保险业10782亿美元的42.2%。美国金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6.64%(2012年),英国为9.26%(2008年),日本为5.81%(2009年),加拿大为6.74%(2010年),我国2012年为5.53%,表明我国金融业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六是养老产业蕴藏着万亿元的市场潜力。我国超过60岁老人已经超过2亿人,随着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龄阶段,养老产业将迅速崛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正在建设的大型健康、养老园区达40多个,总投资超过1200多亿元,有专家预测未来市场潜力在3万亿元以上,我们保守测算养老产业潜力在1万亿元以上。

 

七是体育服务业拥有万亿元发展潜力。我国拥有13.5亿人口,目前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口仅有3.2亿人。经过产业增长速度法、国际比较法、消费指数法等3种方法测算,到2020年我国体育产业拥有1.5万亿元的发展潜力,其中体育制造业5000亿元,体育服务业约1万亿元。发展重点是群众性体育活动,力争全部中小学生、老龄人口的3/4、就业人口的一半参加各类体育活动。

 

综上分析,未来10—20年,在农业、制造业增长减速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中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经济完全能够保持中快速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必须抢在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之前,基本完成中西部省会城市、全国中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整治、生态恢复等工作,以免此后劳力成本上升,导致建设成本上升。

 

加速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建议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一是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二是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于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三是生活性服务业滞后于人民生活、生态改善的需求。造成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对第三产业支持力度不够;二是恩格尔系数偏高,贫富差距大,多数人消费能力低;三是工业利润率低,难以形成与工业规模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四是统计工作中存在遗漏,一些第三产业增加值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大力加速第三产业发展,需要对症下药,建议如下:

 

1、建议像重视第一、第二产业一样重视第三产业发展。我国每年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对农业、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产业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建议在未来经济工作会议与文件中更加重视第三产业,或者像农村工作一样,每年召开第三产业工作会议,为第三产业确定大政方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制定国家第三产业中长期规划,坚定民间资本长期投资第三产业的信心。建议在《国家“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国家第三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更长远发展方针、目标、重点、政策与措施,引导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增强民间资本和外资长期投资第三产业的信心。

 

3、借鉴国外做法,迅速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与规模。

 

一是盘活海内外“两个科技资源”,大幅度提高科技服务业水平与规模。建议实施“新产品战略”,在360万研发人员中,保留100万人从事基础研究,调动其余260万人直接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服务,不再考核论文与专利数量,只考核“开发新产品的数量及质量”。建议实施“洋千人计划”,千方百计吸引一批“洋人”来华创新创业,缓解我国尖子人才不足的问题。建议试行“岗位管理”,改革人事制度,允许科技人员“一人多岗”,按岗取酬。建议试行“弹性工资制”,借鉴美国一些大学对从事应用研究的教授只保证9个月工资的做法,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通过技术服务在外单位获得3个月工资,并不受工资总额限制。

 

二是盘活“城乡两大房产资源”,大幅度提高房地产业的规模与质量。提高城市空置房屋利用率,以解决农民工住房为突破口,通过设农民工住房专项基金、征收空置房产稀缺资源占用税、对低收入无房家庭增加租房补贴等方式,盘活城市房地产资源;鼓励城市人口到农村租房、购房,短期休闲、长期养老,提高农村房产商品化率。

 

三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建立与第二大经济体相适应的金融产业。建议大力支持民间金融业发展,鼓励民间设立各类“专业基金”;进一步加大上市企业由“审批制”转为“注册制”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挖掘金融业的巨大潜力。

 

四是运用现代科技大幅度提高信息服务业水平。运用新一代宽带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现代信息技术,建议以企业生产决策、民众生活实用信息服务为突破口,加速信息服务业由阅读娱乐为主向应用决策为主转变,提高人民科技生活、机构科学生产和决策的水平。

 

4、建议把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作为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战略措施。建议把健康、信息、科技服务、养老等与民生相关的行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大对大病救治、养老、低收入人口住房等方面的补贴,既有利于改善民生,又能推动经济发展。切实降低恩格尔系数,缩小贫富差距,释放消费能力。

 

5、在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前要把中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修复、生态建设等工作先做完。把700多个地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把全国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工作做好。这能够支撑我国经济再保持中快速增长10到20年,中等城市的基础设施事关几亿人口的生活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工作。建议加大对中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环境修复、治理的投入,大力引导民间资本投入中小城镇水、燃气、道路、通讯、交通等设施建设与环境修复工作。

 

6、改进第三产业统计工作,尽量减少遗漏。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完善第三产业统计指标、规范统计方法,提高数据质量,减少遗漏,同时做好现代商务、金融、文化、体育、养老等新兴服务业统计工作。

 

7、在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部门应针对第三产业的人才需要,调整学科设置、培养专门人才,同时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建议科技部门增列“第三产业科技专项”,重点支持第三产业急需技术、行业标准、产品与设备的研发。建议尽快成立若干行业协会,完善行业标准,加速第三产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