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乡亲们的重托 柳相鑫 【张殿荣】 1962年10月生,辽宁开原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80参军,1984年转业。1998年3月起任铁岭市清河区杨木林子乡前杨木林子村党支部书记,现任铁岭市清河区杨木林子乡党委书记兼前杨木林子村党支部书记。十多年来,他带领村民开拓进取,改变了杨木林子村的落后面貌。前杨木林子村先后获得 “辽宁省文明村”、“辽宁省环境优美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05年,张殿荣同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张殿荣同志是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杨木林子乡前杨木林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十一年前,他曾经向大伙儿发过誓言:“给我三年时间,我要让大伙儿富起来!” 他的誓言能实现吗?十一年过去了,如今的前杨木林子村果然旧貌变新颜,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张殿荣同志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关于张殿荣同志的故事,咱们得从头说起。 抉 择 前杨木林子村地处清河东北平原地区,多少年来,老百姓一直过着土里刨食的日子,撑不着,饿不死,生活勉强过得去。1998年以前,两委班子不团结,软弱涣散,干群关系恶化,村里歪风邪气盛行。几个老党员实在看不下去了,找到张殿荣,对他说:“荣子,你是我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当过兵,有能耐,做过买卖,见过世面。你回来,当支书,我们大伙支持你。咱们村老百姓跟你准能过上好日子!” 张殿荣是前杨土生土长的年轻人。18岁中学毕业后到部队当兵,1982年入党,1984年转业。回来后,搞木材,跑运输,一年下来,挣个十万八万不成问题。可这一回,乡亲们要他回村当支书,还真让他犯了难:一头是村里的烂摊子,一头是自己的买卖,咋办?是当老板,还是参选?他一连几宿睡不着,不知问了自己多少遍…… 做买卖十多年,走的地方多了,看的也多了,外面发展热火朝天,搞科学种养、高效农业,人家都在变着法子挣钱。而咱村的乡亲们呢?还是老样子,在家老守着那几亩地,靠天吃饭,一年到头挣个千儿八百块钱。如今老人们找到我,就是想让我领着大伙走出困境。不为别的,就为这份感情,就为乡亲们这份嘱托,就为咱这个共产党员的称号,我就不能躲! “回家!当支书!” 张殿荣不顾亲友的阻拦、家人的反对,义无返顾地回到村里,参加了党支部书记的选举。全村60个党员,他以58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 面对着全村村民代表和全体党员,他说:“给我三年时间,我要让大伙儿富起来!” 从此,张殿荣的人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 立 威 张殿荣当了支书后,为了替将来抓好工作打好基础,他分出轻重缓急,接连砍出了三刀。 第一刀:精简人员。原来的村委,除了村领导班子八个人外,还有打更员、通讯员、治安员、中心户长等十多个人,其中就有张殿荣的老父亲和大哥。这些人干活不多,拿钱不少,是养大爷的好活儿。张殿荣决心精简这些冗员。风声一传出,村民就在私下里议论说:张殿荣要不把他爹和他哥这帮人拿下,咱村还是没戏。 为了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张殿荣首先拿老父亲开刀。老爷子一听说要让他回家,觉得很没面子,当时就急眼了,进门就把张殿荣家的大衣柜砸了,还指着儿子骂道:“人家当官的,三亲六故都沾光!你倒好,刚一上台,就拿老子练刀!真没见过你样的!”看到老爷子气成那样,张殿荣既心疼,又无奈。为了顺利搞好精简工作,张殿荣拉着媳妇儿,当场就给老爷子跪下了,一边哭一边劝:“您老人家今天下也得下,不下也得下。你要不下来,我就服不了众。你就当支持支持我,好不好?” 乡里领导、街坊邻居知道情况后,也都主动来做老爷子工作,百般劝解,好不容易把老爷子请回了家。紧接着,张殿荣又辞退了包括他哥在内的四名中心户长、6名巡逻员。 第二刀——治理村民。也就是“撅棍儿,拔刺儿,除霸”。所谓棍儿、刺儿、霸,是指村里那些不好惹的人。 村里有个砂石场和果园,被两个“村霸”强包、强占十多年,承包费一分也不往村里交,老百姓看在眼里,气在心上,但敢怒不敢言。为啥不敢言呢?因为那俩人横,霸道,惹不起。张殿荣当支书后,经全体村民代表集体研究决定,砂石场公开竞标承包。那村霸听到信后,便四处放风:“谁也别争,谁争我和谁拼命!这砂石场就是我的!” 以前,村里也曾对强占砂场问题进行过处理,可人家一亮出刀子来,村干部就稀了,结果不了了之,不但没解决问题,反而助长了村霸的嚣张气焰。这次砂场竞标,想必又会有一场大热闹。 果不其然。竞标那天,村委会被村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都想看看张殿荣有没有能耐把砂场收回来。当竞标价达到一万二的时候,村霸就喊一万五;到一万六的时候,村霸就喊一万八。眼见他成心闹事,想把竞标搅黄,张殿荣就对那村霸讲:“砂场是集体的,竞标是村民定的,谁想霸占都不好使!我就不信这个邪,今天要不把砂场包出去,我就不当这个村支书!一万八?行,你拿钱来!没钱,就别想包。跟我张殿荣较劲,不好使!你爱谁谁!” 当村民屠万国把三年承包金两万五千块钱拍到桌上的时候,那个村霸不吭声了,全体村民哇哇鼓掌。正气终于压倒了邪气。 砂厂的承包带了个好头。同年,村里又以六万元的价格将被霸占十五年的果园成功发包,在老百姓中引起了极大反响,村班子的威信一下子就上来了。趁热打铁,张殿荣又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清理陈欠。不到半个月,就清理十年陈欠93万元。 第三刀——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做到依法治村,向陈规陋习宣战。经村民代表讨论,村班子集体研究,制定了村规民约,将计划生育、村容村貌等内容全部细化,并发到每家每户,严格加以落实。 原先村里笔直的中心大街,被抢占得弯弯曲曲,有了村规民约后,经过逐户做工作,沿街的违章建筑被全部拆除。而此时,村里一位相当有钱有势的人,在自家房外又想套墙,张殿荣听说后,带领班子成员马上赶到现场,地基已快垒好。张殿荣当时就讲:“村规民约里讲得清清楚楚,我不多说,你心里明白。假如你听我的,就自己拆了;不听,你就砌,怎么处理,掂量着办。”说完就走了。第二天,那家的地基就自动拆了。 致 富 “群众不致富,不是好干部,老百姓兜不鼓,整啥也没力度。”1999年,区里把“3655”工程①落到了杨木林子乡,这对前杨木林子村来讲,是个天大的好事:既有资金保障,又有政策支持。张殿荣想,干就干点有特色的,种就种点稀罕的。他要抓住这个机遇,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的道路。 说来也巧,当时,正赶上北绿集团要上葡萄酒项目。听到这个信,他马上就与北绿集团取得了联系。经反复协商,两下签订了协议,以前杨木林子村为基地,开发绿色酒葡萄和鲜食葡萄种植项目。可老百姓有顾虑,怕投入大有风险,怕种不好,卖不出去。在村民大会上,张殿荣当场表态:如果谁家葡萄卖不出去,我全包了,不让你们损失一分钱。 葡萄小区筹建初期,村干部带头,村民们响应,修路、拉电、挖沟、修渠,历时一个月,动用1700个人工,平整土地1000亩,葡萄小区有了模样。在配套资金没有着落的情况下,张殿荣又从家里拿来10万块钱,买来灌溉设备和葡萄种苗,保证了葡萄及时上架。那段时间可真把给我累坏了:每天早上四点钟下地,晚上八点钟回家;还要多次跑沈阳,去熊岳,请专家到地里给村民上课。到了老秋②,葡萄丰收了,全部由北绿集团回收,每亩净赚2200元,老百姓一下就尝到了甜头。谁知到了第二年,北绿集团因葡萄酒项目转项,葡萄的销路又成了问题。张殿荣又反复奔波本溪、吉安、大连、鞍山、通化、烟台等地,联系客商,寻找买家,最后与吉林吉安市酒厂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每年为村民销售葡萄近400万斤,每户实现增收近万元,给老百姓吃了颗“定心丸”。 前杨木林村水质好,大米远近有名。小商小贩只要喊“清河杨木大米”,贵点也不愁卖。葡萄种成了,张殿荣又把目光瞄向了精品农业,开发绿色水稻。为了上规模,他们带动周边村屯1000多户农民,在全乡开发了4500亩绿色水稻。村党支部还牵头成立了绿色水稻专业合作社,进行集中培训,在选种、育苗、种植、管理、防病等环节,严格按照绿色标准操作,大米比市场价高出三角钱,全部销往外地。2006年市场饱和,老百姓卖粮难。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殿荣在沈阳大超市里看到了一种精装大米,价格要高出市场一块来钱,便买了几袋尝尝,无论从色泽还是口感都和杨木的大米没法比,差多了。心想:如果咱也整个品牌,就凭我们大米的质量,销路肯定不成问题,一定会有市场。 说干就干,可建加工厂、上设备要四、五十万,注册个商标还得十多万,怎么办?思来想去,张殿荣猛然想到了北绿集团的金连武董事长。当初和他们签订的是五年的合同,一年后他们就转项了,这回我就拿这事压他,没准就能办成。 到了金董事长那儿,他就扒起了小肠③:“想当初我们有合同,我把老百姓圈拢起来种葡萄,你们就收了一年,太不讲究了。金大哥你是响当当的全国人大代表,说话怎么不算数呀!” 金董事长一听就明白了,哈哈大笑起来,说:“荣子,你别说了,以前的事大哥不好意思了。你小子没事从不来找我,今天有什么事,你说吧,能帮的,我一定办。” 就这样,47万元的机器设备,“北绿”注册商标,金董事长全给解决了,水稻加工厂如期建成。每年生产水稻100万斤“北绿”牌绿色免淘大米,还顺利通过了国家质量认证,产品一走向市场,即供不应求。现在北京、长春、沈阳、大连等地大型超市都有他们的大米,特别是连续四年被中南海选为专用米,更成为前杨木林村的荣耀。绿色水稻的开发,每年就可为农户带来100多万元的效益,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 2000年开始,他们又打起了招商牌。前杨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和区里就一河之隔。张殿荣盘算,要是我们招来几个厂子,乡亲们像城里人一样,天天有班上,月月领工资,老了有人管,那多好。于是,引项目,上企业,又成了张殿荣最大的梦想。 几年来,已先后有10多家企业落户前杨木林村。他们采取以地入股的形式进行合作,每年仅土地入股分红就有60多万元,同时解决剩余劳动力700多人。特别是润霖集团、宏福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大型企业的进驻,极大地拉动了全乡各项产业的发展。 村里有钱了,搞建设、搞福利。他们累计筹资145万元,带领村民自己建篮球场、街心健身娱乐广场,翻建办公楼,铺设自来水管道、排污管道,硬化村路,安装路灯,修建长廊,清运垃圾,统一砌围墙,建环保厕所,对全村进行了全面的绿化美化亮化。村里为村民上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安电话、有线电视,通自来水。8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500块钱补助,春节给村民发面粉、大米、豆油、刀鱼等慰问品。如今的前杨木,一幢幢装修别致的瓦房,一条条宽敞的村路,一群群骑着摩托、腰挎手机的农民,到处呈现出一派农家的小康景象。
注 释 ① “3655”工程:这是由国家组织实施的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即:从1998年开始,投资36亿元,用5年时间,发展500万亩“两高一优”喷灌农田。 ②老秋:秋天的末尾。指阳历10月末。 ③扒小肠:把原来说过的话或答应过的事情反复地提起、重复。 |
电话:010-51949371 传真:010-51949369 邮箱:zgyhfs@126.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富丰路四号B座18层
版权所有:中管院行业发展研究所
法律顾问:北京市汉和律师事务所 井宏林 律师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0009号-1